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刘仕章 :武夷制茶师的执著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岩茶新势力•武夷琅琊榜,刘仕章 :武夷制茶师的执著

碧水丹山,孕育奇茗。

传承,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坚守,也一种历久弥新的延续。

他们,是一群有手艺、有思想、有梦想的青年。

或生于制茶世家,或因爱茶半路出家。尽管出身不同,却殊途同归:传承古老技艺,追求精益求精。

也许,他们很平凡,却拒绝平庸,更拒绝“躺平”。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停奔跑,不断超越。

他们,是岩茶新势力,也是奔涌的“后浪”。

人物名片:

评茶师

农艺师

制茶高级工程师

1999 年开始从事武夷岩茶的精制

2002 年毕业于福建省宁德地区农业学校(茶叶专业)

2002 - 2005 年,跟随著名茶学家、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先生学习武夷岩茶的传统制茶技艺

2002 年毕业后,师承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宝顺先生

2007 年创办武夷山兰汤岩茶研究所

品 牌:兰汤

代 表 作:悟源涧•纯种大红袍

“用心成就,健康好茶。”

——刘仕章

采茶辛苦,制茶不易。制茶手艺的高低,是需要经验积累的;好的制茶师,往往需要几十年的磨炼与专注,才能把茶发挥到无尽的完美。

刘仕章作为一位“祖传”的制茶师。他出身武夷岩茶制茶之家,自幼喜看制茶,又求学于茶学历史悠久的宁德地区农业学校(福安农校),毕业后跟随茶学家、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先生学习武夷岩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宝顺的亲传弟子。他光环齐备,却又低调谦逊平和。

在通往如何成为一名好的制茶师的路上,刘仕章不仅承继了师父刘宝顺严谨的做茶标准,同时作为新生代制茶手艺人,他对茶亦有着自身的理解和别样的眼光。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所说,“人总得爱着些什么,恰似光阴对草木的钟情。”这句话用在刘仕章的身上,似乎也正是其热爱茶,专注于茶,恰如其分的注脚。

喜茶、制茶、知茶

自幼受家族的影响,在父辈制茶氛围的熏陶下,刘仕章上初中时就有参与到制茶的学习中。“小时候父辈一代人生活的艰辛,茶叶经济不好,因心里真正的喜欢茶。耳濡目染之下,就喜欢上了制茶。在上初一的那年,我就学会了乌龙茶摇青。”

对于刘仕章来说,爱上茶,就是一件自然而美好的事情。1999年,刘仕章从武夷山前往福安农校(茶叶专业)求学。“因从小喜欢茶,就读茶叶专业,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学习茶,只有制好茶、才会喝好茶、才能知好茶”。

武夷岩茶加工技艺独特精湛,技术性强、灵活度大,岩茶品质不仅与鲜叶原料有关,而且还与制作环节中的每一道工序密切相联。鲜叶采摘之后,需根据每道工序的工艺要求,控制好制茶环境的温度、湿度、气流,以适应茶叶的理化变化,才能形成武夷岩茶独特品质。直到2007年,刘仕章开始慢慢理解武夷岩茶制作的真正要义,进入了自己独立“掌厨”的阶段,开始精心事茶,并创办武夷山兰汤岩茶研究所。

在刘仕章看来,武夷岩茶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调动身体的“五感”去辨识,一个优秀的制茶师,首先要有深厚的制作经验,将视觉、嗅觉、触觉扎实深入到每一道工序里。他坦言,自己虽然从茶叶专业毕业,但刚刚毕业的那几年,对制茶方面的心得也是非常“朦胧”的,理论上的“文火慢炖”四个字,就花了他很多时间才慢慢吃透。

2018年,在武夷山茶业局举办的“传承者—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技艺制茶大会”上,刘仕章以51549票的最终结果,荣获“传承者”大会的“最受欢迎传承者”称号。作为当时在媒体上崭露头角的武夷山新生代制茶手艺人,我们看到刘仕章身上隐隐有着这个时代中国式审美的男性气质。“腼腆,却不乏沉稳;做事认真严谨,说话时很严肃,但思维敏捷。”

2000年 武夷山首届肉桂茶王

刘宝生先生(中)

张天福先生(左)

岩茶泰斗姚月明先生(右)

制茶实力派

做好自己的定位,是每一个新生代的茶人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刘仕章给自己的定位是成为一名实力派制茶师。在他看来,“真正的传承,是心之所向,一往无前,是用实力传递出武夷岩茶的力量之美。”刘仕章认为,武夷岩茶市场近年看似热闹,放在全国市场来看,却为小众。同时还不乏来自中国其他茶类以及多平台多渠道的竞争,包括各大茶品牌扎堆的影响。正所谓:“茶和天下”,作为一名制茶师,要在茶友心目中留下深入人心的印象,更需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你是采访人,还是采访企业?”刘仕章给采访者抛出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他认真执著的一面。他说:“既然是采访人,我就多交流制茶技艺的传承,茶和制茶技艺是重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相当繁复,制一斤成品武夷岩茶需要约10斤茶青叶,茶青叶经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拣剔、筛分、风选、匀堆、烘焙等工序。作为首批非遗传承人刘宝顺先生的弟子,刘仕章身上这股纯粹自然的匠人气质离不开其师父的细心教导以及心手相传,但更多在于他的天赋,以及勤奋好学,认真制茶,执著事茶,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眼光和理念。

采访过程中,刘仕章强调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定位。“我们定位就是加工制茶为主,做健康品质好茶,不是做销售型的茶企。”我们看到,在刘家茶厂的接待大厅里,武夷刘氏一家的全家福放在了很显眼的位置,一家四世同堂友善和睦美好。

世间事,大都因缘际会,或许是个人的选择,也许是时代的潮流。虽为家族传承,有着看似自然而然的选择,但刘仕章似乎更多地在紧跟时代潮流的过程中,懂得适当调整自己方向。做好自己,并一路秉承初心,在自己的身上,烙下与制茶有关的鲜明标签与特征。

制健康好茶

“一款好的岩茶:第一是健康,第二是品质,第三才是大家喜不喜欢。”刘仕章认为,茶是大自然的产物、天地精华。得山川草木灵气,才得以形成独特的武夷岩茶“岩韵刘传”。一杯好茶,除了制茶技艺,自然绕不开茶叶种植和茶园管理的话题。

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表现在诸多方面。刘仕章表示,制茶人应该认识并加强对茶园的优化、科学管理,包括土壤结构等等的认知,不要轻易去破坏茶园的生态健康、自然环境,这些都是做出好茶的基础。辟土设园,客土培育,耕种管理法等等茶园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直接影响茶树的生长以及鲜叶原料的品质。武夷岩茶所处的自然环境,正是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才有“岩骨花香之胜”。

我们常说,茶是人与自然的载体。而饮一杯健康纯粹的中国茶,既是日常,亦是一种态度表达。但对眼前这位新生代制茶手艺人刘仕章来说,“用心成就,健康好茶”这一句话不仅是他的日常,更是他当下及未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敬畏匠人心

说到好茶的“得意之作”,刘仕章首推纯种大红袍。“纯种大红袍,是特别能代表武夷岩茶独特魅力的,可惜很多人没有读懂它。大红袍久负盛名、得天独厚、中外扬名。”

在采访现场,我们喝到了刘仕章最为推崇来自武夷山正岩产区核心山场的纯种大红袍。据介绍,这些纯种大红袍来自正岩山场,且大部分都为二三十年树龄的茶树,通过标准的人工采摘和制作工艺,已是他心目中“最好的茶”。

“不经意地喝它,有辛辣的肉桂气息;细品慢饮,又有若有若无的兰底花香和一些老丛与山场的滋味;可以说,这款茶具备了武夷岩茶三大当家品种特点——正所谓:‘武夷茶王’——大红袍。”茶汤里,氤氲着的是挥之不去的清幽与甘甜,刘仕章显然很开心和大家分享他的纯种大红袍。他说:“入行以来,我们是十分幸运的,有更多更好的环境和机遇!才能做出更好的茶!”

我们看到的,以刘仕章为代表的新生代制茶手艺人,他们的手上的岩茶作品,正在以自己独特的优势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介质。与其他行业的产品相比,武夷岩茶可以让我们通过一杯茶汤,与制茶师、原料山场产生交互;和武夷岩茶有关的地理环境、加工技艺、品种特征等等文化符号也因此有了更多展现和被体验的机会。

从我们喝到的“纯种大红袍”到见诸媒体的“白鸡冠”,刘仕章或许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无数次试验与论证。但他最终以由浅入深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一杯茶从味觉体感到一个制茶师价值观的内涵拓展,我们也得以在品饮过程中直观感受到武夷岩茶深奥而神秘的美。

李宗盛在《致匠心》中诠释“匠心”:“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的确,多一份认真与执著,就多一分令人敬重的品德。

从刘仕章身上,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在武夷岩茶技艺传承的当下,“认真与执著的匠心”显得尤其珍贵,而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也因此才有脉络可循,并得以绵延不息,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传统文化于此,才是真正传承了。

来源:茶道传媒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